鹿特丹中央火車站/Benthem Crouwel Architects + MVSA Architects + West 8

新鹿特丹中央火車站|Rotterdam Centraal |Team CS
新鹿特丹中央火車站 – Rotterdam Centraal – 把車站重新掛靠在市中心,為鹿特丹在歐洲一體化的交通樞紐網絡中的國際地位,建立了堂皇的站點。鹿特丹中央火車站作為歐洲高速鐵路線網絡的一個結點及城市本身的一部分。這種對城市本身及對歐洲的雙重關係上賦予站火車站及站區一個特殊的層面 : 從這裡,旅游歐洲的旅客可以進入荷蘭、而荷蘭人亦從這裡走進歐洲。由拿凡司登 (Sybold van Ravesteyn) 所設計的舊火車站包括一個車站大堂,行人通道和開放式月臺,每個月臺都有獨立的簷篷,然而其尺度、佈局和氣派都與今日車站的需求有很大距離。現在鹿特丹所需要的一個新站是車站從北側普分尼斯廣場 (Proveniersplein) 至車站南側的車站廣埸的一個整體設計,換句話說,250 米寬的月臺屋頂形成了一個整體,中央大堂和火車旅客隧道為設計之主干。與其說進入車站,其結果是,從抵達的那一刻,火車乘客有如進入一所宏偉的建筑物。該站及周邊區域的設計由 Team CS
(以下三間公司之間的合作團隊 : Benthem Crouwel Architects, MVSA Meyer en Van Schooten Architecten及West 8)所擔任。
↑ 現在鹿特丹中央火車站具有適當的城市景觀的結構和維度。周邊的公共交通樞紐使新的城市規模更緊湊,加強鹿特丹連接到新站的城市關係。
Rotterdam has a new Central Station. This public transport terminal is re-anchored in the city centre and integrated in the European network of transport hubs created by the arrival of the high speed rail system (HSL). A Grand St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ing is created. In the design, the city is drawn to the new station by compacting the small-scale urban fabric round about so that railway zone and city become a single entity.
The finer texture with its new sight lines and the mix of living and working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social climate of this zone.On entering the tall light-filled station concourse, travellers have an overall view and see at once where the trains are. The sunken and widened passage beneath the tracks is a natural continuation of the concourse. Platforms have a largely transparent roof some 250 metres long spanning the entire track zone.The entrance on Spoorsingel is a modest one in keeping with the low-key residential area there and the smaller passenger flow. In stark contrast, the tall glass and timber concourse on the city side is clearly the main gateway to the metropolitan city centre. The new building’s shape expresses the internal logistics of this transport hub. Marking the onset of Rotterdam’s ‘cultural axis’, the new Grand Central Station points the way to the city’s heart.
↑ 電車站已經轉移到該站的東側,亦擴闊了。公共汽 車,電車,計程車和短期停車區被納入到現有的城市肌理裡,并不構成行人動線之障礙。
一個該站位置顯著之特點爲車站的北側和南側的性格之巨大差異。車站北側為住宅區,南側則為市中心區之一部份。火車站及其周邊地區的設計中強調了這些氛圍之差異。車站北側,表現為與普分尼斯廣場Proveniersplein 區性格相匹配的一個十九世紀晚期的透明大廳。這裡避免了主要的擴展,并加強園林綠化等工程。在這北側新站屋頂讓人有透明及適合尺度的感覺。在站南側市中心出口所呈現出的新氣派,就是在那保持與城市入口之雄偉的高層建筑群所特有的維度。新站建筑及與其廣場融合的大都市火車站特質,加強了鹿特丹的都市風格。這車站南側,站的屋頂皺褶創造一個很寬敞及揖近的車站大堂,也提供了直接進入其下方的新地鐵站的入口。隨著電車站搬遷至站前廣場東側,現在在車站前面的公共空間,免除于縱橫交錯的交通的阻礙,為到達鹿特丹的旅客提供一個真正的城市入口。新廣場延伸到固那歐斯廣場 (Kruisplein),從那裡再延續至 Schouwburgplein (劇院廣場)。規模龐大的新火車站選用的木材緩沖了屋頂的巨大覆面的壓迫感。Rotterdam Centraal – 鹿特丹中央火車站是宜人、公開和透明的公共交通終端兼作交匯點。交織在城市網絡,此站,連接城市的各種人物和標志著文化軸的開展。這現代化和高效的建設提供了此港口城市現在和未來旅客所有的舒適的設施。
↑ 南側大堂的屋頂,全面被覆以不銹鋼,產生了建筑的標志性性格,直指城市的心臟。
↑ 在寬敞的大堂中有方便客運服務的各種功能安排。通過矩形的天窗槽提供擴散的自然光線。這些天窗的位置產生不同的光線強度。
↑ 旅客的視線被列車的直接視線所引導,日光直接從 月臺上通過巨大的空隙穿過屋頂滲入通道樓梯下。
↑ 屋頂上不同的太陽能電池的玻璃板圖桉,透射不同 水平的自然光,產生平臺上的千變萬化和引人入 勝的光影。
北側乘客流量較少,配合普分尼斯區?(Provenierswijk)?附近的風格和外型北側 入口處有一個較溫和的設計。入口漸漸 相連到城市以加強在普分尼斯區19世紀 式荷蘭省鎮的建筑風格。避免在此車站 旁作大型建筑擴展,綠色建設及透明立 面紓緩車站的存在。二萬八千平方米的屋頂面積中有十三萬 個太陽能電池的窗覆蓋過萬平方米面 積。這是在荷蘭以至歐洲亦爲最大的車 站的屋頂太陽能應用。考慮到鹿特丹市 中心周圍之高層建筑,太陽能電池單元 被放置在獲得最多陽光的屋頂部分。太 陽能電池之使用表示火車站的二氧化碳 排放量減少了百分之八。
鹿特丹中央火車站的佈局顯得格外清 晰。這是通過一個強有力的規劃概念: 火車站的所有功能都被放置在同一個廷 續的空間中。該空間包括兩個宏偉的分 部:一邊為透明的平臺和橫跨鐵軌的大 屋頂結構;另一邊的主要入口大堂由鋼 製成壯觀并完全以不銹鋼被覆的屋頂形 態,內裝一個美麗的木製框架。這個龐 大的屋頂結構具有非常廣闊的跨度,卻 又僅于點在地鐵隧道的牆壁深處擁有兩 列支持位。前站由拿凡司登 (Sybold?van?Ravesteyn) 在 1957??年設計。為了維持與過去前 站的連接幾個特徵元素被重新裝置在 新鹿特丹中央火車站。別名「曲奇餅」 (Speculaasjes)?的兩個獨特的花崗巖凋塑 被重新裝置在站內。從前車站源用的字 毋「 ROTTERDAM?CENTRAAL?」及大堂 大鐘現在依然光輝地在車站南側外窗上 反映著過去的歷史。旅客需要的所有基本功能可以在寬敞的 站南正堂找到;乘客信息服務臺,國鐵 (NS)?車站旅客商店,車票自動售賣機和 其他商業功能都在顯眼的位置。大咖啡 廳和國鐵的休息室置于上層, 望向月 臺路軌及大堂時提供了一個壯觀的景 象。通過矩形的天窗槽提供擴散的自然 光線。這些天窗的位置產生不同的光線 強度。源濱水大道至火車站南之客路斯廣場 (Kruisplein)?是一個連續的公共空間。要 實現這一空間的簡潔性一個停 750 輛車 和 5200 輛自行車的自行車棚及停車場 座落在客路斯廣場之下。火車站樓的紅 色石持續進入前堂,把城市與火車站融合一體。
↑ 大堂的內部木飾,結合月臺屋頂的木樑結構,營造 溫馨親切的氛圍,邀請游客流連忘返。在這裡,一 個 40??米寬 × 4.5?米高的 LED?屏幕已經
安裝完畢。旅客可以欣賞到歐洲最大的港口在一天的時間之間的變化。
↑ 當由城市南側入口進入時,明亮并振奮人心的站廳 天花引導旅客的視線,他們可以直接欣賞列車。日 光從巨大的空隙穿過平臺的透明的屋頂,
從樓梯上 滲入旅客通道也協助旅客導航。
↑ (左)自動扶梯、樓梯和升降機帶旅客到達配有舒適的月臺家俬的新月臺。
↑ 非常透明的的屋頂結構,覆蓋全部的軌道寬度超過250?米,月臺光量無比。
↑ 北側入口處有一個較溫和的設計。比較透明的外牆漸漸相連到城市,以融合附近在普分尼斯區19?世紀式荷蘭省鎮建筑風格。
項目地址
荷蘭鹿特丹車站廣場?1?號
項目委託
ProRail,?荷蘭鹿特丹市
建筑設計 Team?CS?–?以下三間公司之間的合作團 隊?Benthem?Crouwel?Architekten,?MVSA?Meyer?en?Van?Schooten?Architecten?和?West?8
規劃 公共交通終端:一體化的站頂、大堂及 旅客的通道、月臺、商業空間、寫字 樓、餐館、咖啡館和旅客設施。
總樓面 面積約 46000??平方米
設計始于2003
建設始于2007
完成2013
每日旅客人數 2013:110000???人次
每日旅客人數 2025:323000???人次
車站大樓面積 46000?平方米
城市設計面積 50000?平方米
地下自行車停車場 5200???輛
地上自行車停車場 1600???輛
地下停車場 750?輛
南廳木質包層天花 23000?平方米加西紅柏木板
南廳鋼屋頂施工 3000???噸鋼材
月臺天然石材 27000?平方米紅斑巖
大堂?+ 南廳天然石材 9000???平方米中國多彩紅
公共空間天然石材 16000?平方米中國多色紅
屋頂玻璃 28000?平方米
光伏電池 10000?平方米
光伏電池的數量 130000
尺寸 LED 屏尺寸 40米寬?×?4.5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