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E+氬氣 | 科學組合是關鍵,盲目堆料讓錢包“受傷”!

?
收藏 0點擊 65回復 0 04-14 21:06


先出發,

不管怎么樣,先出發。

堅持下去,抵達那座山,

我們先春天一步。

——泰叔


玻璃,這個看似普通的建材,卻是家裝門窗最熱門的話題。有人靠"做大”做大生意——玻璃加大、加厚、加層更有面兒;有人靠"做性能"吸引消費者——Low-E、氬氣、暖邊,主打一鍵配齊。


市場越熱,鉆空子的也就越多;真正想做產品的人,才愿意深究這些門道——為什么同樣充氬氣,玻璃節能效果就是不好?中空層厚度差個幾毫米,性能會差多少?


上篇《中空玻璃節能革命:惰性氣體為何是“隱形功臣”?》我們揭秘了氬氣在LowE玻璃中的“事半功倍”,今天我們繼續用數據說話,看不同氣體與中空層厚度如何排列組合,遠離高配低收益的陷阱。


01

白玻VS LowE:充氣效果天差地別

填充氬氣的首要作用和根源目的是改善玻璃的保溫性能,而經過上周的討論我們發現對白玻填充氬氣并不會達到理想效果。

因此如果有人向你強烈推薦白玻充氬氣,你就要考慮是否有其他原因,例如通過填充氬氣解決玻璃中空層內部容易結露的產品技術缺陷等。

在中空玻璃中,最常用的惰性氣體是氬氣,那填充其他惰性氣體的中空玻璃U值是什么樣的呢?


下面提供一些數據供參考,其中LowE玻璃表面輻射率為0.09,所有類型惰性氣體填充濃度均為90%。


三玻


需要注意的是對三玻進行惰性氣體填充的成本是雙玻的兩倍。






雙玻




觀察以上數據,我們發現以下規律:

1

對LowE中空玻璃填充氬氣的玻璃U值降幅 優于對白玻中空玻璃填充氬氣的降幅,這點對于9mm中層仍然成立。

2

無論對于9mm中層還是12mm中空層,也無論對于白玻中空玻璃還是LowE中空玻璃,填充氙氣的效果與填充氪氣相比,性能提升幅度非常小。

3

填充空氣或氬氣時,中空層厚度為9mm的中空玻璃U普遍高于中空層厚度為12mm的中空玻;填充氪氣或氙氣時,中空層厚度為9mm的中空玻璃U值絕大多數低于中空層厚度為12mm的中空玻璃。


02

中空層厚度:氣體類型決定“黃金尺寸”


通過以上第三點,我們發現,中空層填充氣體類型不同時,最低玻璃U值對應的中空層厚度不同。下面曲線圖展示了中空層填充不同類型氣體,雙層LowE中空玻璃U值隨中空層厚度變化的曲線(LowE玻璃表面輻射率0.09,惰性氣體濃度90%)。



▲藍色曲線為空氣、橙色曲線為氬氣、灰色曲線為氪氣、黃色曲線為氙氣。橫軸為中空層厚度,縱軸為玻璃U值。


對于單LowE雙玻:

中空層為空氣時,中空層為13mm時玻璃U值最低;

中空層為氬氣時,中空層為12mm時玻璃U值最低;

中空層為氪氣時,中空層為8mm時玻璃U值最低;

中空層為氙氣時,中空層為6mm時玻璃U值最低。


因此,

空氣/氬氣:中空層越厚(12-15mm),U值越低。

氪氣/氙氣:中空層反而需更薄(6-10mm)才能達到最佳隔熱效果。


下面曲線圖展示了中空層填充不同類型氣體的三層雙片雙銀LowE中空玻璃U值隨中空層厚度變化的曲線(LowE玻璃表面輻射率0.048,惰性氣體濃度90%)。




▲藍色曲線為空氣、橙色曲線為氬氣、灰色曲線為氪氣、黃色曲線為氙氣。橫軸為中空層厚度,縱軸為玻璃U值。


對于雙片雙銀LowE三玻:

中空層為空氣時,中空層為15mm時玻璃U值最低;

中空層為氬氣時,中空層為14mm時玻璃U值最低;

中空層為氪氣時,中空層為10mm時玻璃U值最低;

中空層為氙氣時,中空層為7mm時玻璃U值最低。


三玻填充惰性氣體后,U值雖進一步降低,但成本翻倍。相比之下,雙玻+LowE+氬氣的組合更具性價比,堪稱“平民版節能頂配”。


避坑指南:這些操作可能要交“智商稅”!


白玻充氬氣:U值降幅僅5%,不如直接升級LowE。

盲目選氙氣:性能提升有限,錢包先“破防”。


節能配置需“對癥下藥”,別為偽需求買單。氬氣以性價比封神,氪氣、氙氣則需量力而行;LowE玻璃與氬氣攜手,方能釋放最大節能潛力。




你家窗玻璃用了哪種節能方案?

是氬氣、Low-E,還是三玻?


舉報收藏 0打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