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施工測量過程中常見的通病與防治方法
2.3.1 平面控制不當
1. 1. 現象
根據平面控制網測放軸線,其細部尺寸精度不夠。
2.原因分析
(1) (1) 未能根據高層建筑形狀選用較佳的控制網形狀,隨著施工的進度未能將控制網延
伸到受施工影響區之外,使建立的控制網無法校核。
(2) (2) 建立方格控制網時,未考慮高層建筑樓層結構變化情況,控制網中轉頻繁,造成
偏差。
(3)參見2.1.2“場區平面控制網選擇不當,精度不夠”的原因分析。
3.防治措施
(1) (1) 根據建筑物形狀正確選擇、布置矩形網、多邊形網、主軸線,建立網格時應考慮控
制網校核點。參見2.1.2的防治措施。
(2) (2) 熟悉施工圖,綜合考慮建筑物整個施工過程,從打樁、挖土、澆筑基礎墊層、各樓
層結構變化情況等方面考慮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網。
(3) (3) 平面控制網中,建立局部直角坐標系統放樣,控制點之間距離誤差要求不大于
±2mm,測角中誤差不大于±5"。
(4) (4) 建筑施工控制網的測量精度不應超過1/40000,施工中應以中誤差作為衡量測繪精
度的標準,2倍中誤差作為極限誤差,施工控制網測量精度一般取1/20000。
(5) (5) 在高層建筑中,投測點的布置形式必須保證可靠、方便、閉合、準確,基本常用
的幾種形式有:三點直線形、三點角度形、四點丁字形、五點十字形。無論何種形
式,主軸線上的控制點數都不得少于3個。
2.3.2 高程控制不當
1.現象
高層建筑測量水準精度差。
2.原因分析
(1)高程控制網點選擇位置不正確,水準點未妥善保護,引測標高未閉合復測。
(2)實測選用儀器不當及方法不規范。
(3)參見2.1.4“建筑高程誤差偏大”的原因分析。
3.防治措施
(1) (1) 制定高層建筑工地上高程控制點,要聯測到國家水準標志上或城市水準點上
,高層建筑物的外部水準點的標高系統與城市水準點的標高系統必須統一。
(2) (2) 高層建筑工地所用的水準點必須固定,且各水準點和±0.000水平線應妥善
保護,以求得施工過程中標高統一,在雨季前后對控制點各復測一次,保證標
高的正確性。
(3) (3) 實測時應使用精度不低于S3級的水準儀,視線長度不大于80m,且要注意前
后視線等長,鏡位與轉點均要穩定,使用塔尺時要盡量不抽第二節。
(4)水準測量結果的限差,應符合表2-2。
2.3.3 軸線控制點偏差
1.現象
使用吊線墜法工藝向上傳遞軸線時,軸線豎向控制出現偏差。
2.原因分析
(1) (1) 線墜制作精度不夠,導致控制點與線墜軸線和細鋼絲不在同一軸線上,
產生引線偏差。
(2)操作不認真,末解除鋼絲扭曲打結現象,未設防風吹的設施。
(3)吊線時,未提供照明、通訊聯絡設備,上下操作不認真。
(4)由于樓層較高,預留洞位置交叉偏移,吊線不暢通,軸線控制點引測
不準確。
3.防治措施
(1) (1) 線墜呈圓柱,頂端為錐形,重15~20kg,其錐形尖端與鋼絲懸吊線應
與墜體軸線為同一豎直線。
(2) (2) 墜線應使用沒有扭曲的ф0.5~0.8mm鋼絲,吊時線墜應保持穩定不
旋轉,吊線本身平順。懸吊時所在樓層設風擋設施,預防風吹造成吊線
本身偏斜或不穩定。懸吊時要注意有充足的亮度,保證墜體尖端正指控
制點。
(3) (3) 在投測中要有專人檢查各預留洞位置是否碰觸吊線,上下要配合默契,
通訊暢通,取線左、線右投測的平均位置軸線。控制點懸吊結束后,使
用經緯儀或激光鉛垂儀進行閉合校核,如誤差超出±3mm時,則逐一重
新懸吊。
(4) (4) 在±O.000首層地面或地下室底板上,制定軸線控制網或以靠近高層
建筑結構四周的軸線點為準,逐層向上懸吊引測軸線和控制結構豎向偏
差。為保證控制點墜吊精度,樓層每升高3~5層(14m左右)時,重新于
結構面上預埋鋼板,投測控制點,建立新控制網,新控制網經校核無誤,
方可投入使用。
2.3.4 激光鉛垂儀法投點偏差大
1.現象
使用激光鉛垂儀投測軸線進行豎向控制,精度不能滿足要求。
2.原因分析
(1)首層結構平面上軸線控制點精度不能保證。
(2)儀器未調置好或儀器自身未校核好。
(3)未消除豎軸不垂直于水平軸產生的誤差。
3.防治措施
(1) (1) 首層樓面上的軸線控制網點必須要保證精度,預埋鋼板上的投測點
要校核無誤后刻上“+”字標識。在澆筑上升的各層混凝土時,必須在
相應的位置預留200mm×200mm與首層樓面控制點相對應的孔洞,保
證能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過預留孔。
(2)為保證軸線控制點的準確性,在首層控制點
上架設激光鉛垂儀,調整儀器對中,嚴格整
平后方可啟動電源,使激光器起輝發射出可
見的紅色光束。光斑通過結構板面對應的預
留孔洞,顯示在蓋著的玻璃板或白紙上,將
儀器水平轉一周,若光斑在白板上的軌跡為
一閉合環時,調節激光管的校正螺絲,使其
軌跡趨于一點為止。
(3)為了消除豎軸不垂直水平軸產生的誤差,需
繞豎軸轉動照準部,讓水平度盤分別在0o、90o、
180o、270o。四個位置上,觀察光斑變動位置
,并作標記,若有變動,其變動的位置成十字
的對稱型,對稱連線的交點即為精確的鉛垂儀
正中點(圖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