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園林綠化作為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是促進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內容。走勤儉節約、因地制宜,科技興綠、生態環保的道路,以節水、節能、節財為主要手段,生態環保、改善人居環境為目標,全面開展節約型園林綠化。
養護管理在園林綠化中占有重要位置,高質量、高水平的養護管理才能體現園林景觀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綠化管理中積極推廣節約型養護技術,建設節約型園林,已經成為當前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的必然方向和要求。
一、節約型園林綠化概念的提出節約型園林綠化,就是以最小的資源和資金的投入,實現園林綠化最大的綜合效益,促進城市園林綠化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包括節水、節能、節財(我特別反對提“節地”),以及生態、景觀、文化、游憩、減災避險等功能發揮問題。
節約型園林概念的提出不僅僅是節約上的意義,簡單從節約的概念來理解只是狹義的。從深層次講它應該是一次城市園林綠化理念創新的里程碑。所以我們更應該從廣義的角度來理解節約型園林的概念。實際上建設部提出這個概念的初衷也不是僅僅限于節約,其中包含了許多城市園林綠化重大的理念導向。
二、節約型園林綠化的意義隨著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隨著政府財政和社會各方面對于園林綠化的投入增加,隨著人們對于城市良好生態景觀環境需求的增長以及對生態文化認識的深化,城市園林綠化應該有一個什么樣的走勢,越來越迫切地擺在了園林綠化工作者的面前。
第一、節約型園林呼喚我們對于城市園林綠化本質屬性的再認識。從“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句話可以看出園林綠化生態第一的本質。在這一本質屬性的基礎上,城市園林綠化派生出對于景觀環境的塑造和對于人類文化的表現。所以,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城市園林綠化產生和存在的最本質要求。
第二,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科學發展觀的內容之一就是實現人與自然相和諧,推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這一原則必然要求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節約是城市園林綠化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內容。園林綠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城市綠地面積占到了城市建成區總面積的40%以上,發揮著重要的經濟和社會功能。要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文明發展、建設節約型社會,園林綠化自身必然要體現節約精神。
第四,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是建設宜居城市的重要目標。節約型園林綠化要求充分利用現有綠地資源實現綠化生態效益的最大化,其中包含了以人為本的綠化建設各項要求,與建設宜居城市的要求完全一致。
三、營建節約型園林養護工作的技術措施據統計,在發達國家大約10年的養護費用就相當于園林的建設費用,園林的養護費用已經成為政府的巨大負擔。尤其是在我國,隨著人力資源成本逐漸提高,園林綠化的養護成本也將越來越高,在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和日常運營中運用節約型養護技術,減少人力、物力、財力的投人,是建設節約型園林的重要環節之一。
(一)大力開展園林科學節水、節能技術建設節水型園林的核心問題是提高園林用水的效率,采用開源、節流的辦法緩解園林用水的緊張局面,以水資源的科學利用來維持城市園林的可持續發展。
公園內樹木種類多,密度大,草坪種植面積大,但是由于公園缺乏地表水,每逢季節性干旱,就需要大量的自來水進行澆灌,這種澆灌方式利用率低,對水資源是一種很大的浪費,同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推廣使用集雨技術和再生水利用技術,盡量收集地面徑流,對地下水及土壤水應加強入滲補給,減少園林養護管理中自來水的應用。應用噴灌、滴灌技術以及自動化的灌溉系統,同時可以在噴灌方式上采取靈活多變的形式:在高大的喬木區采用高射噴頭,在灌木區采用低射噴頭、在地被植物、草坪中采用地埋式噴頭;并且還可以在不適合開挖管道的區域設置管口,接上膠皮管延長到需要灌溉的地方,接上移動噴灌就可以充分利用中水進行澆灌;在開花植物區為保證花期用水采用了滴灌技術,既滿足植物的對水的需要,又保護了花朵不受水淋破壞。同時這項措施操作簡單,節約用工。不僅可節約自來水同時植物生長更加旺盛。大力推廣耐寒的樹種和節水型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節省管理成本。
此外,根據氣候變化,土壤情況和不同植物生長需要,科學合理地調整灌溉作業,努力實現精準灌溉,鼓勵有條件的綠地建設智能型灌溉系統。同時,切實加強對綠地中取水溉設施保持完好,杜絕跑冒滴漏現象,減少浪費。
在園林綠地照明中大力推行節能型燈具的應用,改變原有管理模式,適度調整開燈、關燈時間等,堅決杜絕能源浪費現象發生。
(二)園林植物的修剪園林植物的修剪是在滿足生態或景觀需要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各種植物特征和科學試驗,研究適合在生產養護管理中廣泛運用的撐拉拽、撥芽除孽、除殘花疏果等免修剪或輕修剪技術措施,有效減少水肥消耗、節約消納運輸等。
要針對不同樹種生物學特性,科學的擴大樹冠,選擇最佳修剪時間和減少修剪量的措施,達到節約美化的效果。廣泛采用喬木一灌木一地被復層組合種植方式,完善植物種植形式和結構,降低了澆水、施肥、修剪、打藥等管理投入,增強了區域綠地生態系統平衡能力。
(三)園林植物病蟲害的可持續控制園林植物病蟲害可持續控制區域,在豐富植物種類、合理搭配樹種、完善環境內生態結構的同時,引進并培育園林害蟲的天敵,增加太陽能誘蟲燈等物理防治設備,選用少量低毒高效生物藥劑,改普遍噴藥為針對性局部施藥。用最小的人工干預達到區域園林綠地環境的生態平衡的效果,有效地控制植物病蟲害,減少農藥的投入量,降低藥物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園林植物病蟲害的可持續控制水平。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工作,發現后及時防治,防止蔓延,要科學的進行水肥管理,增加植物的抗病性。
(四)園林養護中綠化受損的及時修復增加地被植物種類,保護野生地被植物,減少草坪種植。在園林建設中,90年代草坪的種植成為一種流行,但是由于草坪需水量、需肥量、養護費都比較大。在園區管理過程中,利用麥冬、常春蔓、爬行衛矛、三葉草、小葉扶芳藤、鳶尾等地被植物逐漸取代老化的草坪,既改變了景觀效果的單一性,又節省了管理成本。
對于由于自然災害破壞的園林樹木需要及時更換,要克服過分追求“立地成景”綠化效果的傾向。城市園林綠化要尊重自然規律,城市園林綠化應該種植大規格苗木,種大苗可適當提高苗木出圃規格,但不是苗木規格越大越好,苗木規格越大移植成本越高,更不能以犧牲樹木原生地生態環境為代價營造城市園林綠化。優先使用和開發鄉土園林植物。堅持適地適樹原則,推廣自然植物群落,鄉土植物對原產地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相對于其他植物材料種植成本低,成活率高,養護成本低,也有利于營造城市自然和諧的風貌特點。貫徹生物多樣性原則,做好鄉土植物品種選優工作,并積極引進和應用適合本地自然地理氣候條件,節水耐旱的型的新優植物材料,豐富城市園林綠化的景觀效果。
(五)積極推進綠化垃圾的廢物循環利用城市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產生的剪枝、間伐材、草坪草和枯枝落葉等園林垃圾的數量越來越大。目前枯枝落葉主要作為城市垃圾運到垃圾填埋場倒掉,這不僅增加了城市垃圾處理的壓力,而且引起很大的生態環境壓力,不符合發展節約型園林綠化發展的要求。通過高溫發酵堆肥來無害化處理園林垃圾不僅可以減少環境污染,而且通過使用基質歸還園林種植土,促進園林植物的健康生長,提高園林綠化的生態效益。
利用地方材料和傳統工藝,不僅能夠降低工程造價,而且能夠突出園林綠化的地方特色;循環利用環境友好型材料,減少廢棄物對環境影響,并利用廢棄物營造獨特的園林小品。例如利用攪拌機剩余的混凝土形成的“假山石”,以鋪路剩余的石塊、礫石作為園林鋪地,以及利用死樹枯干形成園林景觀等等。此外,植物的死干、枯枝、落葉、樹皮等,可作為園林綠化的生物性肥料,或作為園林建設的材料,營造獨特的園林景觀。
總而言之,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就是要以最少的資源和資金投入實現園林綠化最大的綜合效益,促進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在綠化管理中積極推廣節約型養護技術,使綠化養護工作健康、有序地發展,對于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養護管理在園林綠化中占有重要位置,高質量、高水平的養護管理才能體現園林景觀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綠化管理中積極推廣節約型養護技術,建設節約型園林,已經成為當前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的必然方向和要求。
一、節約型園林綠化概念的提出節約型園林綠化,就是以最小的資源和資金的投入,實現園林綠化最大的綜合效益,促進城市園林綠化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包括節水、節能、節財(我特別反對提“節地”),以及生態、景觀、文化、游憩、減災避險等功能發揮問題。
節約型園林概念的提出不僅僅是節約上的意義,簡單從節約的概念來理解只是狹義的。從深層次講它應該是一次城市園林綠化理念創新的里程碑。所以我們更應該從廣義的角度來理解節約型園林的概念。實際上建設部提出這個概念的初衷也不是僅僅限于節約,其中包含了許多城市園林綠化重大的理念導向。
二、節約型園林綠化的意義隨著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隨著政府財政和社會各方面對于園林綠化的投入增加,隨著人們對于城市良好生態景觀環境需求的增長以及對生態文化認識的深化,城市園林綠化應該有一個什么樣的走勢,越來越迫切地擺在了園林綠化工作者的面前。
第一、節約型園林呼喚我們對于城市園林綠化本質屬性的再認識。從“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句話可以看出園林綠化生態第一的本質。在這一本質屬性的基礎上,城市園林綠化派生出對于景觀環境的塑造和對于人類文化的表現。所以,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城市園林綠化產生和存在的最本質要求。
第二,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科學發展觀的內容之一就是實現人與自然相和諧,推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這一原則必然要求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節約是城市園林綠化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內容。園林綠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城市綠地面積占到了城市建成區總面積的40%以上,發揮著重要的經濟和社會功能。要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文明發展、建設節約型社會,園林綠化自身必然要體現節約精神。
第四,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是建設宜居城市的重要目標。節約型園林綠化要求充分利用現有綠地資源實現綠化生態效益的最大化,其中包含了以人為本的綠化建設各項要求,與建設宜居城市的要求完全一致。
三、營建節約型園林養護工作的技術措施據統計,在發達國家大約10年的養護費用就相當于園林的建設費用,園林的養護費用已經成為政府的巨大負擔。尤其是在我國,隨著人力資源成本逐漸提高,園林綠化的養護成本也將越來越高,在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和日常運營中運用節約型養護技術,減少人力、物力、財力的投人,是建設節約型園林的重要環節之一。
(一)大力開展園林科學節水、節能技術建設節水型園林的核心問題是提高園林用水的效率,采用開源、節流的辦法緩解園林用水的緊張局面,以水資源的科學利用來維持城市園林的可持續發展。
公園內樹木種類多,密度大,草坪種植面積大,但是由于公園缺乏地表水,每逢季節性干旱,就需要大量的自來水進行澆灌,這種澆灌方式利用率低,對水資源是一種很大的浪費,同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推廣使用集雨技術和再生水利用技術,盡量收集地面徑流,對地下水及土壤水應加強入滲補給,減少園林養護管理中自來水的應用。應用噴灌、滴灌技術以及自動化的灌溉系統,同時可以在噴灌方式上采取靈活多變的形式:在高大的喬木區采用高射噴頭,在灌木區采用低射噴頭、在地被植物、草坪中采用地埋式噴頭;并且還可以在不適合開挖管道的區域設置管口,接上膠皮管延長到需要灌溉的地方,接上移動噴灌就可以充分利用中水進行澆灌;在開花植物區為保證花期用水采用了滴灌技術,既滿足植物的對水的需要,又保護了花朵不受水淋破壞。同時這項措施操作簡單,節約用工。不僅可節約自來水同時植物生長更加旺盛。大力推廣耐寒的樹種和節水型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節省管理成本。
此外,根據氣候變化,土壤情況和不同植物生長需要,科學合理地調整灌溉作業,努力實現精準灌溉,鼓勵有條件的綠地建設智能型灌溉系統。同時,切實加強對綠地中取水溉設施保持完好,杜絕跑冒滴漏現象,減少浪費。
在園林綠地照明中大力推行節能型燈具的應用,改變原有管理模式,適度調整開燈、關燈時間等,堅決杜絕能源浪費現象發生。
(二)園林植物的修剪園林植物的修剪是在滿足生態或景觀需要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各種植物特征和科學試驗,研究適合在生產養護管理中廣泛運用的撐拉拽、撥芽除孽、除殘花疏果等免修剪或輕修剪技術措施,有效減少水肥消耗、節約消納運輸等。
要針對不同樹種生物學特性,科學的擴大樹冠,選擇最佳修剪時間和減少修剪量的措施,達到節約美化的效果。廣泛采用喬木一灌木一地被復層組合種植方式,完善植物種植形式和結構,降低了澆水、施肥、修剪、打藥等管理投入,增強了區域綠地生態系統平衡能力。
(三)園林植物病蟲害的可持續控制園林植物病蟲害可持續控制區域,在豐富植物種類、合理搭配樹種、完善環境內生態結構的同時,引進并培育園林害蟲的天敵,增加太陽能誘蟲燈等物理防治設備,選用少量低毒高效生物藥劑,改普遍噴藥為針對性局部施藥。用最小的人工干預達到區域園林綠地環境的生態平衡的效果,有效地控制植物病蟲害,減少農藥的投入量,降低藥物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園林植物病蟲害的可持續控制水平。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工作,發現后及時防治,防止蔓延,要科學的進行水肥管理,增加植物的抗病性。
(四)園林養護中綠化受損的及時修復增加地被植物種類,保護野生地被植物,減少草坪種植。在園林建設中,90年代草坪的種植成為一種流行,但是由于草坪需水量、需肥量、養護費都比較大。在園區管理過程中,利用麥冬、常春蔓、爬行衛矛、三葉草、小葉扶芳藤、鳶尾等地被植物逐漸取代老化的草坪,既改變了景觀效果的單一性,又節省了管理成本。
對于由于自然災害破壞的園林樹木需要及時更換,要克服過分追求“立地成景”綠化效果的傾向。城市園林綠化要尊重自然規律,城市園林綠化應該種植大規格苗木,種大苗可適當提高苗木出圃規格,但不是苗木規格越大越好,苗木規格越大移植成本越高,更不能以犧牲樹木原生地生態環境為代價營造城市園林綠化。優先使用和開發鄉土園林植物。堅持適地適樹原則,推廣自然植物群落,鄉土植物對原產地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相對于其他植物材料種植成本低,成活率高,養護成本低,也有利于營造城市自然和諧的風貌特點。貫徹生物多樣性原則,做好鄉土植物品種選優工作,并積極引進和應用適合本地自然地理氣候條件,節水耐旱的型的新優植物材料,豐富城市園林綠化的景觀效果。
(五)積極推進綠化垃圾的廢物循環利用城市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產生的剪枝、間伐材、草坪草和枯枝落葉等園林垃圾的數量越來越大。目前枯枝落葉主要作為城市垃圾運到垃圾填埋場倒掉,這不僅增加了城市垃圾處理的壓力,而且引起很大的生態環境壓力,不符合發展節約型園林綠化發展的要求。通過高溫發酵堆肥來無害化處理園林垃圾不僅可以減少環境污染,而且通過使用基質歸還園林種植土,促進園林植物的健康生長,提高園林綠化的生態效益。
利用地方材料和傳統工藝,不僅能夠降低工程造價,而且能夠突出園林綠化的地方特色;循環利用環境友好型材料,減少廢棄物對環境影響,并利用廢棄物營造獨特的園林小品。例如利用攪拌機剩余的混凝土形成的“假山石”,以鋪路剩余的石塊、礫石作為園林鋪地,以及利用死樹枯干形成園林景觀等等。此外,植物的死干、枯枝、落葉、樹皮等,可作為園林綠化的生物性肥料,或作為園林建設的材料,營造獨特的園林景觀。
總而言之,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就是要以最少的資源和資金投入實現園林綠化最大的綜合效益,促進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在綠化管理中積極推廣節約型養護技術,使綠化養護工作健康、有序地發展,對于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