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元素對鋼的性能影響
表1—37主要合金元素對鋼的性能影響
元素 名稱
|
強
度
|
彈
性
|
沖擊 韌度
|
屈
服 點
|
硬
度
|
伸
長
蠱
|
斷面
收縮
率
|
低溫
韌性
|
高溫
強度
|
耐
磨
性
|
被切
削性
|
鍛
壓
性
|
滲碳 性能
|
滲氮 性能
|
抗氧 化性
|
耐 蝕 性
|
冷卻
速度
|
Mr①
|
+
|
+
|
0
|
+
|
+
|
O
|
O
|
+
|
O
|
--
|
-
|
+
|
O
|
O
|
O
|
·
|
-
|
Mn②
|
+
|
·
|
·
|
-
|
---
|
+++
|
O
|
+
|
|
·
|
---
|
---
|
·
|
·
|
--
|
·
|
--
|
C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i①
|
+
|
·
|
O
|
+
|
+
|
O
|
O
|
++
|
+
|
--
|
-
|
-
|
·
|
·
|
-
|
·
|
--
|
Ni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u
|
+
|
·
|
0
|
++
|
+
|
0
|
O
|
·
|
+
|
·
|
0
|
---
|
·
|
·
|
O
|
+
|
·
|
M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0
|
+
|
·
|
-
|
+
|
+
|
-
|
-
|
·
|
++
|
+++
|
O
|
-
|
·
|
·
|
-
|
·
|
++
|
V
|
+
|
+
|
-
|
+
|
+
|
O
|
O
|
+
|
++
|
++
|
·
|
-
|
++++
|
+
|
-
|
+
|
--
|
W
|
+
|
·
|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提高,“一’’表示降低,“O”表示沒有影響,“·”表示影響情況尚不清楚,多個“+”或“一”表示提
高或降低的強烈程度。
①表示在珠光體鋼中;②表示在奧氏體鋼中。
表1—38主要合金元素對鋼性能影響的有關說明
元素名稱
|
對性能主要影響
|
Al
|
主要作用為細化晶粒和脫氧,在滲氮鋼中能促成滲氮層,含量高時,能提高高溫抗氧化性,耐H2s氣體的腐蝕作用,固溶強化作用大,提高耐熱合金的熱強性,有促使石墨化傾向
|
B
|
微量硼能提高鋼的淬透性,但隨鋼中碳含量增加,淬透性的提高逐漸減弱以至完全消失
|
C
|
含量增加,鋼的硬度和強度也提高,但塑性和韌性隨之下降
|
C0
|
有固溶強化作用,使鋼具有紅硬性,提高高溫性能、抗氧化和耐腐蝕性,為高溫合金及超硬高速鋼的重要合金元素,提高鋼的Ms點,降低鋼的淬透性
|
Cr
|
提高鋼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作用,增加高碳鋼的耐磨性,含量超過12%時,使鋼具有良好的高溫抗氧化性和耐氧化性介質腐蝕作用,提高鋼的熱強性,是不銹耐酸鋼及耐熱鋼的主要合金元素,但含量高時易產生脆性
|
Cu
|
含量低時,作用和鎳相似,含量較高時,對熱變形加工不利,如超過O.30%時,在熱變形加工時導致高溫銅脆現象,含量高于O.75%時,經固溶處理和時效后可產生時效強化作用。在低碳合金鋼中,特別是與磷同時存在,可提高鋼的抗大氣腐蝕性,2%一3%的銅在不銹鋼中可提高對硫酸、磷酸及鹽酸等的抗腐蝕性及對應力腐蝕的穩定性
|
Mn
|
降低鋼的下臨界點,增加奧氏體冷卻時的過冷度,細化珠光體組織以改善其力學性能,為低合金鋼的重要合金元素,能明顯提高鋼的淬透性,但有增加晶粒粗化和回火脆性的不利傾向
|
Mo
|
提高鋼的淬透性,含量0.5%時,能降低回火脆性,有二次硬化作用。提高熱強性和蠕變強度,含量2%~3%時,提高抗有機酸及還原性介質腐蝕能力
|
N
|
有不明顯的固溶強化及提高淬透性的作用,提高蠕變強度,與鋼中其他元素化合,有沉淀硬化作用,表面滲氮,提高硬度及耐磨性,增加抗蝕性,在低碳鋼中,殘余氮會導致時效脆性
|
Nb
|
固溶強化作用很明顯,提高鋼的淬透性(溶于奧氏體時),增加回火穩定性,有二次硬化作用,提高鋼的強度、沖擊韌性,當含量高時(大于碳含量的8倍),使鋼具有良好的抗氫性能,并提高熱強鋼的高溫性能(蠕變強度等)
|
Ni
|
提高塑性及韌性,(提高低溫韌性更明顯),改善耐蝕性能,與鉻、鉬聯合使用,提高熱強性,是熱強鋼及不銹耐酸鋼的主要合金元素之一
|
P
|
固溶強化及冷作硬化作用很好,與銅聯合使用,提高低合金高強度鋼的耐大氣腐蝕性能,但降低其冷沖壓性能,與硫、錳聯合使用,改善切削性,增加回火脆性及冷脆敏感性
|
Pb
|
改善切削加工性
|
RE
|
包括鑭系元素及釔和鈧等17個元素,有脫氣、脫硫和消除其他有害雜質作用,改善鋼的鑄態組織,O.2%的含量可提高抗氧化性、高溫強度及蠕變強度,增加耐蝕性
|
S
|
改善切削性。產生熱脆現象,惡化鋼的質量,硫含量高,對焊接性產生不好影響
|
Si
|
常用的脫氧劑,有固熔強化作用,提高電阻率,降低磁滯損耗,改善磁導率,提高淬透性,抗回火性,對改善綜合力學性能有利,提高彈性極限,增加自然條件下的耐蝕性。含量較高時,降低焊接性,且易導致冷脆。中碳鋼和高碳鋼易于在回火時產生石墨化
|
Ti
|
固溶強化作用強,但降低固溶體的韌性,固溶于奧氏體中提高鋼的淬透性,但化合鈦卻降低鋼的淬透性。改善回火穩定性,并有二次硬化作用,提高耐熱鋼的抗氧化性和熱強性,如蠕變和持久強度,且改善鋼的焊接性
|
V
|
固溶于奧氏體中可提高鋼的淬透性,但化合狀態存在的釩,會降低鋼的淬透性,增加鋼的回火穩定性,并有很強的二次硬化作用,固溶于鐵素體中有極強的固溶強化作用。細化晶粒以提高低溫沖擊韌性,碳化釩是最硬耐磨性最好的金屬碳化物,明顯提高工具鋼的壽命,提高鋼的蠕變和持久強度,釩、碳含量比超過5.7時,可大大提高鋼抗高溫高壓氫腐蝕的能力,但會稍微降低高溫抗氧化性
|
W
|
有二次硬化作用,使鋼具有紅硬性,提高耐磨性,對鋼的淬透性、回火穩定性、力學性能及熱強性的影響均與鉬相似,稍微降低鋼的抗氧化性
|
Zr
|
鋯在鋼中作用與鈮、鈦、釩相似,含量小時,有脫氧、凈化和細化晶粒的作用,提高鋼的低溫韌性,消除時效現象,提高鋼的沖壓性能
|
注:各成分的含量皆指質量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