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 言
土壤源熱泵系統使用的是可再生地熱能,故其被稱為21世紀一項最具有發展前途、具有節能和環保意義的制冷空調技術。土壤源熱泵系統具有節省傳統空調中熱源部分的投資、節省空調系統維護費用、環境效益顯著等優點。
2 工程概況
該工程為北京某住宅小區一期工程B型別墅,總建筑面積為495.08m2,地下1層、地上2層,建筑高度為8.05m。建筑室內總冷負荷為7.34kW,總熱負荷為11.1kW。
3 空調系統設計
3.1 空調系統組成
空調系統由冷熱源系統、室內輻射末端系統和獨立除濕新風系統組成。
1)冷熱源系統:土壤熱泵系統(包括土壤熱泵機組和地下換熱器系統),夏季供回水溫度為16℃/18 ℃;冬季供回水溫度為35℃/31℃。
2)室內輻射末端系統:采用毛細管末端系統輻射供冷、供熱。
3)獨立除濕新風系統:采用新風除濕機+熱回收新風機系統,承擔新風負荷和室內全部潛熱負荷。
3.2 新風除濕系統設計
1)新風系統設備
根據送風量和除濕負荷,選用1臺新風除濕機組,名義工況參數為:新風量為400m3/h(低速300m3/h),除濕量為5.8kg/h;夏季供回水溫度為16℃/18℃,冬季供回水溫度為35℃/31℃。同時選用1臺全熱回收新風機,風量為400m3/h。
2)新風系統形式
新風通過熱回收新風機組回收室內排風的能量,然后進入新風除濕機組,經處理后送至各個空調房間,以滿足房間濕度、新風要求。新風采用地板送風(采用條縫型風口,其上均帶風口調節閥)、排風采用上回風,各房間通過消聲回風口向開敞式走道排風,然后通過走道集中回到熱回收新風機。在極端氣候條件下(濕度較高的天氣等)或系統初期運行時,除濕系統采用全回風運行,以保證系統的安全。
3.3 毛細管末端系統
設計的輻射末端為毛細管席,毛細管敷設在頂棚、墻上和地板上。毛細管席是輻射供冷供熱末端的一種,利用充滿水的毛細管進行換熱,類似于自然界中植物的葉脈和人體皮膚下的血管。毛細管席輻射系統的最大優點是:熱舒適性高;室內沒有吹風感;沒有空氣流動帶來的噪音;由于管徑只有3.35 mm(壁厚0.5mm),占用建筑空間小;系統熱惰性較常規冷暖輻射地板系統小,反應速度快,溫度控制容易實現[2]。
毛細管末端通過輻射供冷供熱,僅承擔夏季室內顯熱負荷和冬季熱負荷,根據各主要房間的冷熱負荷計算結果,進行毛細管選型和布置(毛細管實際鋪設面積在理論計算值的基礎上考慮了10%的富裕量),詳見表1。
表1 各房間毛細管敷設面積


3.4 系統冷熱源
根據上述負荷計算結果及設備選型,空調主機夏季需承擔的冷負荷為建筑冷負荷+新風除濕機組的部分冷負荷,共計8.64kW;冬季需承擔的熱負荷為建筑室內熱負荷+新風熱負荷,共計12.74kW。所以選用一臺HLRSW18B的土壤熱泵機組,單臺機組制冷量為18kW,制熱量為13.7kW。
3.5 土壤熱泵系統地下換熱器設計
地下系統按夏季和冬季工況分別考慮,取兩者最不利情況下的計算結果作為依據。采用專用軟件,熱響應試驗模擬結果見圖1、2。

圖1 第25年地下流體溫度變化曲線

圖2 運行25年期間地下流體溫度變化曲線
1)埋管形式
土壤熱泵的地下埋管形式有豎直埋管和水平埋管2種形式,該工程采用豎直埋管中的雙U型管,相比水平埋管,在同樣換熱效果的情況下,占地面積小。
2)埋管深度
根據工程特點,采用深度為102m(有效埋深100m)的淺埋管形式。
3)管路計算
根據專用軟件模擬確定該建筑地下換熱器為4個深度為102m(有效埋深100m)的豎直埋管,即在別墅周圍鉆4個深102m的孔,沿建筑物基礎外2.5m處均勻布置,間距為6m。由于地面以下10~100m深的土壤溫度全年基本穩定在14~17℃,地下換熱器夏季可將空調機組的冷凝器排熱傳遞給土壤,冬季則可從土壤中吸收熱量,傳遞給空調機組。地下換熱器內介質為閉式循環,主要設備見表2。
表2 主要設備技術參數表


3.6 空調系統控制方案
1)土壤熱泵空調主機控制:機組上設有控制面板,可直接控制機組啟停和運行模式;或由供水溫度自動控制機組啟停。
2)除濕新風系統控制:新風除濕機組自帶控動。新風除濕機組和全熱回收機組聯動控制啟停。
3)室內溫度和室內側水系統控制:在每層設置一個溫度控制器,通過控制主管路上的電動通斷閥門開關,來控制各層的溫度。當某層不用空調時,關閉溫控器,主管路上的電動通斷閥處于關斷狀態;當某層溫控器為開時,主管路上的電動通斷閥根據溫控器的房間溫度設定值選擇通、斷狀態。
4)防結露保護:在每層設置一個露點開關,控制各層主管路上的電動通斷閥開關作為防結露保護。除溫控器、露點開關外,其它控制部件集中安裝在集分水器或機房控制箱內。
4 運行費用分析
根據該建筑全年累計冷熱負荷,計算得出建筑全年空調通風系統耗電量為21.74kWh/m2,按電價0.54元/kWh計算,全年運行費用為11.74元/m2。超過“5L房”標準要求的建筑物年能耗指標,達到業主要求的健康、舒適、微能耗的標準。
5 總 結
土壤源熱泵機組利用土壤中儲存的能量,夏季制冷、冬季制熱,屬于清潔可再生能源,高效節能、運行費用低、不污染周邊環境、環境效益顯著。
本文設計的空調系統初投資比傳統空調方式高,但由于其具有高效節能特點和良好的環境效益,已成為21世紀空調系統發展的新趨勢,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