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中的假山勝景舉不勝舉。如蘇州環秀山莊的假山,是用湖石疊成的。它是乾隆年間的疊山名家戈裕良所設計的。陳從周先生認為它“誠占我國園林史上重要之一頁”,“造園者不見此山,正如學詩者未見李杜”。這座假山“主山氣勢磅憾”,次山“與之呼應”,“前后山雖分卻氣勢連綿,渾成一體”。而“西北角飛雪巖,視主山為小,極空靈清峭”。占地僅半畝的山上卻“既有危徑、山洞、水谷、石室、飛梁、絕壁等境界,又有廳、舫、樓、亭等建筑”,真是“以有限面積造無限空間”,有“咫尺山林”的意境,又宛如自然,造出了真山的氣勢。
蘇州耦園的假山,則是“用巨大渾厚、蒼古堅拔的黃石塊疊成”的。黃石塊“大小相間,凹凸錯雜”形成的橫向走勢,“猶如大自然風化的偉力刻下的紋理”。它的主山,“山勢逐漸增高,臨近水面處陡轉成懸崖峭壁,直瀉而下。”“崖壁間伸出的一枝葛藤蘿條,有的攀援堅石,有的緊纏老樹,越發增添了深山林壑之感”。這是黃石山中的精品。陳從周先生認為,“黃石山要渾厚中見空靈,湖石山要空靈中寓渾厚”,疊山的時候,是用的著辨證的道理的。
古典園林中,還有別出心裁,刻意追求特殊景觀的假山構筑。篇首提到的揚州個園的四季假山就是。四季中的“夏山”是以玲瓏剔透的太湖石疊成的,以云頭狀的峻石來表示夏季的云彩就像奇特的山峰一樣;“秋山”坐東朝西,面迎夕照,以黃石疊成,配以紅楓,位置、顏色、植物,都是象征“成熟和豐收的”秋天;而“冬山”,則“疊于南墻之北”,用的是宣石,這是因為宣石“其色潔白”“儼如雪山也”。
蘇州耦園的假山,則是“用巨大渾厚、蒼古堅拔的黃石塊疊成”的。黃石塊“大小相間,凹凸錯雜”形成的橫向走勢,“猶如大自然風化的偉力刻下的紋理”。它的主山,“山勢逐漸增高,臨近水面處陡轉成懸崖峭壁,直瀉而下。”“崖壁間伸出的一枝葛藤蘿條,有的攀援堅石,有的緊纏老樹,越發增添了深山林壑之感”。這是黃石山中的精品。陳從周先生認為,“黃石山要渾厚中見空靈,湖石山要空靈中寓渾厚”,疊山的時候,是用的著辨證的道理的。
古典園林中,還有別出心裁,刻意追求特殊景觀的假山構筑。篇首提到的揚州個園的四季假山就是。四季中的“夏山”是以玲瓏剔透的太湖石疊成的,以云頭狀的峻石來表示夏季的云彩就像奇特的山峰一樣;“秋山”坐東朝西,面迎夕照,以黃石疊成,配以紅楓,位置、顏色、植物,都是象征“成熟和豐收的”秋天;而“冬山”,則“疊于南墻之北”,用的是宣石,這是因為宣石“其色潔白”“儼如雪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