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建筑市場的不斷,建筑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就要求管理者在施工的過程中對風險進行相關的預防和控制,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在建筑企業中脫穎而出。進行風險的管理就要求管理者熟悉與建筑相關的規范,有豐富的施工的經驗,并且在施工以前對所施工的項目要全面的了解。在實行風險管理的時候,應該進行相對應的細化,在多個方案中反復的比較和推敲,選擇一個可實施的項目風險管理計劃,提高管理水平。
1.1關于風險的認識
風險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環境下,在某一特定的時間段內,發生某種損失的可能性。在其定義里面強調的是隨機性,不確定性。有定義我們得知風險的特征有以下幾點:
(1)風險是不可避免的,一定存在的
(2)風險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使人防不勝防
(3)風險具有損害性,風險發生后往往會帶來一定的損失
(4)風險具有發展性,即風險是發展的,風險隨著不同的時間而不同
在建筑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對發生的風險進行一定的識別,風險的識別要應用有關方面的知識和方法等。風險的識別主要是收集發生風險事故的原因,風險的發生帶來的損害的大小等。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對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是風險評估的前提,是進行風險處理的前提和基礎。
1.2建筑施工過程中風險管理的過程
1.2.1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的識別
現階段,進行風險識別的主要的方法有:
(1)德爾菲技術:德爾菲技術主要是對某一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有助于減少數據中的偏差,減少了個人對結果的影響。
(2)SWOT分析法是一種環境分析方法。其中S表示優勢;W表示劣勢;O表示機遇;Y表示挑戰。
(3)圖解技術:一般圖解技術的內容主要包括:因果圖(識別風險的成因),又被稱為魚骨圖;系統流程圖(顯示各個要素之間的聯系)和影響圖(主要顯示因果影響)
1.2.2承包商面對風險控制與風險轉移
承包商用傳統的風險控制方法控制的時候,首先把控制的構成分成若干個部分,逐個分析風險的因素,從而制定相應的對策。但是用傳統的風險預測的方法使得風險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不能建立健全的管理體系。面對風險的時候,承包商要求企業建立風險管理部門,對施工的各個階段的實施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在經濟學上來說,將單一的問題多階段化,加以回避,提高決策的效率,將整個過程按照空間,或者時間劃分為幾個相互聯系的階段,將每一個階段做出決策,將整個問題的目標做好。由于在整個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每個階段決策的選擇不僅影響到以后過程的發展,而且依賴于當前發展的狀態。所以,各階段選取不同的決策,整個過程的活動策略和效果隨著選取的階段不同而不同。
1.2.3承包商風險控制體制的改進和相應措施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控制承包商的風險在工程管理中顯得及其重要,解決了承包商的風險才能從根本上使得風險發生的概率最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1)企業制度創新和建立風險控制秩序:企業的管理制度和組織形式的合理性是風險控制的基礎,工程承包企業必須建立靈活務實的制度形式。
(2)在組織上建立以風險部門和風險經理為主體的監督機制。
(3)明確風險責任主體,加強目標管理:承包風險管理的關鍵點,在于確立風險責任主體及相關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4)確定最優資本結構。
1.3建筑工程管理因素給建筑企業帶來的風險
1.3.1技術與環境方面的風險
(1)地質地基條件:在建筑工程過程中,需要提供詳細的地質資料和技術的要求,但有的時候和實際的資料布相符合,差別比較大,有時候造成一定的風險;(2)水文氣象條件:自然天氣情況會影響建筑施工的風險,比如異常天氣的出現,暴風雨,洪水等會影響施工的自然條件和施工工期;(3)施工準備;(4)設計變更或圖紙供應不及時:設計圖紙的變更會影響施工的安排,從而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嚴重影響施工的進度;(5)技術規范。
1.3.2經濟方面的風險
(1)招標文件:招標文件的設計圖紙以及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以及工程量的清單都存在潛在的經濟風險,必須詳細的分解;(2)要素市場價格:市場上建筑要素的變化等會影響工程承包的價格;(3)資金、材料、設備供應:建筑材料的供應不及時或者質量不合格存在一定的風險;(4)國家政策調整:國家的宏觀調控,都會給建筑企業帶來一定風險。
1.3.3合同簽訂和履行方面的風險
(1)存在缺陷、顯失公平的合同:簽訂的合同不完善,不嚴密,存在漏洞;(2)發包人資信因素:發包人的經濟狀況惡化,信譽差等會有一定的風險存在;(3)分包方面:承包商不能按量按期按期完成工程。
1.3.4安全方面的風險
(1)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不到位,員工的安全責任心不強;(2)建筑工人的安全意思不強,忽視安全技術的操作規范,不按照規范來操作,以至于引發事故;(3)建筑施工的時候管理混亂,現場用火管理混亂,引發事故。
2.1做好施工人員之間的組織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員的組織要根據一定的職稱組成,員工之間不僅要相處的和諧,而且要穩重。在企業的管理中,人才的管理是第一位的,領導在管人的過程中注重人員的技術和經驗,不可盲目,以免給工程質量帶來問題。
2.2做好施工過程控制是防范風險的重要內容
建筑工程從設計到施工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因此在施工階段過程的控制顯得十分重要,一是整個過程的合格決定了工程的最后的合格;二是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過程的控制需要項目經理部全部的員工共同努力,齊心協力;三是施工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進行施工,不得馬馬虎虎;四是在施工過程當中存在的風險要妥善處理,保證施工的安全。
2.3防范工程預、決算風險
在工程建設中,防范工程的預決算風險主要體現在:(1)預算的報表要切實體現材料市場價格的變動,客觀的防范市場當中的詭異的變化,將風險降到最低的程度;(2)收集建筑施工過程當中所有的變更,包括圖表,文件,材料等等。
建筑企業通過一定的風險的預防和控制可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公司的所示,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從而能夠科學的調動,合理的使用材料,提高機械的利用率。充分的分析影響建筑施工的因素,加強施工管理,提高質量的管理意識。
1關于建筑施工風險的預防
1.1關于風險的認識
風險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環境下,在某一特定的時間段內,發生某種損失的可能性。在其定義里面強調的是隨機性,不確定性。有定義我們得知風險的特征有以下幾點:
(1)風險是不可避免的,一定存在的
(2)風險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使人防不勝防
(3)風險具有損害性,風險發生后往往會帶來一定的損失
(4)風險具有發展性,即風險是發展的,風險隨著不同的時間而不同
在建筑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對發生的風險進行一定的識別,風險的識別要應用有關方面的知識和方法等。風險的識別主要是收集發生風險事故的原因,風險的發生帶來的損害的大小等。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對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是風險評估的前提,是進行風險處理的前提和基礎。
1.2建筑施工過程中風險管理的過程
1.2.1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的識別
現階段,進行風險識別的主要的方法有:
(1)德爾菲技術:德爾菲技術主要是對某一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有助于減少數據中的偏差,減少了個人對結果的影響。
(2)SWOT分析法是一種環境分析方法。其中S表示優勢;W表示劣勢;O表示機遇;Y表示挑戰。
(3)圖解技術:一般圖解技術的內容主要包括:因果圖(識別風險的成因),又被稱為魚骨圖;系統流程圖(顯示各個要素之間的聯系)和影響圖(主要顯示因果影響)
1.2.2承包商面對風險控制與風險轉移
承包商用傳統的風險控制方法控制的時候,首先把控制的構成分成若干個部分,逐個分析風險的因素,從而制定相應的對策。但是用傳統的風險預測的方法使得風險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不能建立健全的管理體系。面對風險的時候,承包商要求企業建立風險管理部門,對施工的各個階段的實施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在經濟學上來說,將單一的問題多階段化,加以回避,提高決策的效率,將整個過程按照空間,或者時間劃分為幾個相互聯系的階段,將每一個階段做出決策,將整個問題的目標做好。由于在整個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每個階段決策的選擇不僅影響到以后過程的發展,而且依賴于當前發展的狀態。所以,各階段選取不同的決策,整個過程的活動策略和效果隨著選取的階段不同而不同。
1.2.3承包商風險控制體制的改進和相應措施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控制承包商的風險在工程管理中顯得及其重要,解決了承包商的風險才能從根本上使得風險發生的概率最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1)企業制度創新和建立風險控制秩序:企業的管理制度和組織形式的合理性是風險控制的基礎,工程承包企業必須建立靈活務實的制度形式。
(2)在組織上建立以風險部門和風險經理為主體的監督機制。
(3)明確風險責任主體,加強目標管理:承包風險管理的關鍵點,在于確立風險責任主體及相關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4)確定最優資本結構。
1.3建筑工程管理因素給建筑企業帶來的風險
1.3.1技術與環境方面的風險
(1)地質地基條件:在建筑工程過程中,需要提供詳細的地質資料和技術的要求,但有的時候和實際的資料布相符合,差別比較大,有時候造成一定的風險;(2)水文氣象條件:自然天氣情況會影響建筑施工的風險,比如異常天氣的出現,暴風雨,洪水等會影響施工的自然條件和施工工期;(3)施工準備;(4)設計變更或圖紙供應不及時:設計圖紙的變更會影響施工的安排,從而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嚴重影響施工的進度;(5)技術規范。
1.3.2經濟方面的風險
(1)招標文件:招標文件的設計圖紙以及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以及工程量的清單都存在潛在的經濟風險,必須詳細的分解;(2)要素市場價格:市場上建筑要素的變化等會影響工程承包的價格;(3)資金、材料、設備供應:建筑材料的供應不及時或者質量不合格存在一定的風險;(4)國家政策調整:國家的宏觀調控,都會給建筑企業帶來一定風險。
1.3.3合同簽訂和履行方面的風險
(1)存在缺陷、顯失公平的合同:簽訂的合同不完善,不嚴密,存在漏洞;(2)發包人資信因素:發包人的經濟狀況惡化,信譽差等會有一定的風險存在;(3)分包方面:承包商不能按量按期按期完成工程。
1.3.4安全方面的風險
(1)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不到位,員工的安全責任心不強;(2)建筑工人的安全意思不強,忽視安全技術的操作規范,不按照規范來操作,以至于引發事故;(3)建筑施工的時候管理混亂,現場用火管理混亂,引發事故。
2建筑施工中的風險防范措施
建筑施工的過程中,由于工程自身的技術難度大,施工的規模大,有時候會在管理上出現風險,對這類的風險的處理方法是風險轉移。質量是工程的生命線,一旦工程的質量不合格會給建筑工程帶來巨大的損失,給企業帶來巨額的經濟損失。一般建筑工程中風險的防范措施有:2.1做好施工人員之間的組織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員的組織要根據一定的職稱組成,員工之間不僅要相處的和諧,而且要穩重。在企業的管理中,人才的管理是第一位的,領導在管人的過程中注重人員的技術和經驗,不可盲目,以免給工程質量帶來問題。
2.2做好施工過程控制是防范風險的重要內容
建筑工程從設計到施工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因此在施工階段過程的控制顯得十分重要,一是整個過程的合格決定了工程的最后的合格;二是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過程的控制需要項目經理部全部的員工共同努力,齊心協力;三是施工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進行施工,不得馬馬虎虎;四是在施工過程當中存在的風險要妥善處理,保證施工的安全。
2.3防范工程預、決算風險
在工程建設中,防范工程的預決算風險主要體現在:(1)預算的報表要切實體現材料市場價格的變動,客觀的防范市場當中的詭異的變化,將風險降到最低的程度;(2)收集建筑施工過程當中所有的變更,包括圖表,文件,材料等等。
結束語
建筑企業通過一定的風險的預防和控制可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公司的所示,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從而能夠科學的調動,合理的使用材料,提高機械的利用率。充分的分析影響建筑施工的因素,加強施工管理,提高質量的管理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