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設計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鋼柱和錨桿基礎進行測量定位。現場放線長度應比設計系統長度減少約3%~8%,對地形起伏大,系統布置難沿同一等高線呈直線布置時取上限8%;對地形平緩段,系統布置能基本在同一等高線沿直線布置時取下限3%;在基礎上,柱間可調速為設計間距的100±20%,被動安全系統最大允許初始鉛垂直度為柱間距的3%,上拉錨桿、中間加固拉錨桿抗拔力≥40KN、側拉錨桿抗拔力≥50KN,結實堅實地質采用A類錨固、松碎結構的軟地質采用B類錨固。
2、基坑開挖,對覆蓋層不厚的地方,當開挖至基巖而尚未到達設計深度時,則在基坑內的錨孔位置處鉆鑿錨桿孔,待錨桿插入基巖并注漿后才灌注上部基礎砼。
3、預埋錨桿并灌注基礎砼,對巖石基礎,Ⅱ、Ⅲ工序應為鉆鑿孔和錨桿安裝,對砼基礎,亦可在灌注基礎砼后鉆孔安裝錨桿。
4、基座安裝:將基座套入地腳螺栓并用螺帽擰緊。
5、鋼柱及上拉錨桿安裝
a.將鋼柱順坡向上放置并使鋼柱底部位于基座處。
b.將上拉錨繩的掛環掛于鋼柱頂端掛座上,然后將拉繩的另一端與對應的上拉錨桿環套連接并用繩卡暫時固定,中間加固和下拉錨繩時,同上拉錨繩一起安裝或待上拉錨繩安裝后再安裝均可。
c.將鋼柱緩慢抬起并對準基座,然后將鋼柱底部插入基座中,最后插入連接螺桿并擰緊。
d.上拉錨繩,按設計方位調整好鋼柱的方位,拉緊上拉錨繩安裝后進行。
6、上支撐繩安裝:
a.將第一根上支撐繩的掛環暫時固定于端柱(分段安裝時為每一段的起始鋼<!;[if><!;[endif];>柱)的底部,然后沿平行于系統走向的方向上調直支撐繩并放置于基座的下側,并將減壓環調節就位(緊鄰鋼柱的減壓環邊距鋼柱約50cm)。
b.將該支撐的掛環掛于端柱的頂部掛座上。
c.在第二根鋼柱處,用繩卡將支撐繩固定懸掛于掛座的外側;在第三根鋼柱處,將支撐繩置于掛座內側,直到本段最后一根鋼柱并向下繞至該鋼柱基座的掛座上,再用繩卡暫時固定。
d.再次調整減壓環位置,當確信減壓環全部正確就位后拉緊支撐繩并用繩卡固定。
e.第二根上支撐繩和第一根支撐繩的安裝方法相同,只不過是從第一根支撐繩的最后一根鋼柱向第一根鋼柱的方向反向安裝而已,且減壓環位于同一跨的另側。
f在距減壓環約40cm處用一繩卡將兩根上部垮臺撐繩相互并結。
7、下支撐繩安裝:
a.將第一根下支撐繩的掛環掛于端柱基座的掛座上,然后沿平行于系統走向的方向上調直支撐繩并放置于基座的外側,并將減壓環調節就位(緊鄰鋼柱的減壓環邊距鋼柱約50cm)。
b.在第二個基座處,用繩卡將支撐繩固定懸掛于掛座的外側;在第三個基座處,將支撐繩放在掛座內下側;如此相間安裝支撐繩在基座掛座的內側和外側,直到本段最后一個基座并將支撐繩纏繞在該基座的掛座上,再用繩卡暫時固定。
c.檢查確定減壓環全部正確就位后拉緊支撐繩并用繩卡固定。
d.按上述步驟安裝第二根下支撐繩,但反向安裝,且減壓環位于同一跨的另側。
e.在距減壓環約40cm處用一個繩卡將兩根底部支撐繩相互并結,如此在同一掛座處形成內下側和外側兩根交錯的雙支撐繩結構。
8、鋼繩網的安裝:
a.鋼絲繩起吊采用一根起吊繩穿過鋼絲網上緣第三排左右網孔,一端固定在臨近鋼柱的頂端,另一端穿過懸掛于上支撐繩上的起吊滑輪組并使尾端垂直落到地面附近;拉動起吊繩尾端,直到鋼絲繩網上緣上升到上支撐繩水平為止,再用繩卡將網與上支撐繩暫時進行松動聯結,同時也可將網與下支撐繩暫時聯結以確保縫合時更安全,此后起吊繩可以松動抽出。
b.將縫合繩按單張網周邊長的1.3倍截短,并在其中點做上標志。
c.鋼繩網縫合:從系統的一端開始,先將縫合繩中點固定在每一張網的上邊,緣中點處支撐繩上,從中點開始各用一半縫合繩向兩側逐步將網與兩根支撐繩纏繞在一起,直到繩卡將兩根并結在一起的地方之后,用縫合繩將網與不帶減壓環的一根支撐繩纏繞在一起,當到達柱頂掛座時,將縫合繩從掛座的前側穿過(不能纏繞在掛柱上),轉向下繼續將網與相鄰網邊緣或支撐繩(上支撐繩的與鋼柱平行的單繩段)縫合纏繞在一起直到基座掛座,同樣從掛座的前側穿過并轉向該張網后繼續纏繞不帶減壓環的一根下支撐繩直到跨越鋼繩網下緣中點1m為止,最后用繩卡將縫合繩與鋼繩網固定在一起,繩卡應放在離縫合繩末端約0.5m的地方。縫合繩的另一半從網上緣中點開始向右縫合,直到與另一張網交界的地方轉向下將兩張網縫合在一起,當達到下支撐繩時轉向該張網并與兩根支撐繩纏繞在一起,最后使左右側的縫合繩端頭重疊1.0m.
d.當支撐繩分段設置而使一段攔石網的部分中部鋼柱有與平行的單支撐繩時,由于鋼柱間的非完全均勻布置,鋼絲繩網邊緣可能不剛好在該處鋼柱處,此時在縫合完畢后宜用繩卡將鋼絲繩網與該單支撐繩段松動聯結,聯結點間距1m左右。
2、基坑開挖,對覆蓋層不厚的地方,當開挖至基巖而尚未到達設計深度時,則在基坑內的錨孔位置處鉆鑿錨桿孔,待錨桿插入基巖并注漿后才灌注上部基礎砼。
3、預埋錨桿并灌注基礎砼,對巖石基礎,Ⅱ、Ⅲ工序應為鉆鑿孔和錨桿安裝,對砼基礎,亦可在灌注基礎砼后鉆孔安裝錨桿。
4、基座安裝:將基座套入地腳螺栓并用螺帽擰緊。
5、鋼柱及上拉錨桿安裝
a.將鋼柱順坡向上放置并使鋼柱底部位于基座處。
b.將上拉錨繩的掛環掛于鋼柱頂端掛座上,然后將拉繩的另一端與對應的上拉錨桿環套連接并用繩卡暫時固定,中間加固和下拉錨繩時,同上拉錨繩一起安裝或待上拉錨繩安裝后再安裝均可。
c.將鋼柱緩慢抬起并對準基座,然后將鋼柱底部插入基座中,最后插入連接螺桿并擰緊。
d.上拉錨繩,按設計方位調整好鋼柱的方位,拉緊上拉錨繩安裝后進行。
6、上支撐繩安裝:
a.將第一根上支撐繩的掛環暫時固定于端柱(分段安裝時為每一段的起始鋼<!;[if><!;[endif];>柱)的底部,然后沿平行于系統走向的方向上調直支撐繩并放置于基座的下側,并將減壓環調節就位(緊鄰鋼柱的減壓環邊距鋼柱約50cm)。
b.將該支撐的掛環掛于端柱的頂部掛座上。
c.在第二根鋼柱處,用繩卡將支撐繩固定懸掛于掛座的外側;在第三根鋼柱處,將支撐繩置于掛座內側,直到本段最后一根鋼柱并向下繞至該鋼柱基座的掛座上,再用繩卡暫時固定。
d.再次調整減壓環位置,當確信減壓環全部正確就位后拉緊支撐繩并用繩卡固定。
e.第二根上支撐繩和第一根支撐繩的安裝方法相同,只不過是從第一根支撐繩的最后一根鋼柱向第一根鋼柱的方向反向安裝而已,且減壓環位于同一跨的另側。
f在距減壓環約40cm處用一繩卡將兩根上部垮臺撐繩相互并結。
7、下支撐繩安裝:
a.將第一根下支撐繩的掛環掛于端柱基座的掛座上,然后沿平行于系統走向的方向上調直支撐繩并放置于基座的外側,并將減壓環調節就位(緊鄰鋼柱的減壓環邊距鋼柱約50cm)。
b.在第二個基座處,用繩卡將支撐繩固定懸掛于掛座的外側;在第三個基座處,將支撐繩放在掛座內下側;如此相間安裝支撐繩在基座掛座的內側和外側,直到本段最后一個基座并將支撐繩纏繞在該基座的掛座上,再用繩卡暫時固定。
c.檢查確定減壓環全部正確就位后拉緊支撐繩并用繩卡固定。
d.按上述步驟安裝第二根下支撐繩,但反向安裝,且減壓環位于同一跨的另側。
e.在距減壓環約40cm處用一個繩卡將兩根底部支撐繩相互并結,如此在同一掛座處形成內下側和外側兩根交錯的雙支撐繩結構。
8、鋼繩網的安裝:
a.鋼絲繩起吊采用一根起吊繩穿過鋼絲網上緣第三排左右網孔,一端固定在臨近鋼柱的頂端,另一端穿過懸掛于上支撐繩上的起吊滑輪組并使尾端垂直落到地面附近;拉動起吊繩尾端,直到鋼絲繩網上緣上升到上支撐繩水平為止,再用繩卡將網與上支撐繩暫時進行松動聯結,同時也可將網與下支撐繩暫時聯結以確保縫合時更安全,此后起吊繩可以松動抽出。
b.將縫合繩按單張網周邊長的1.3倍截短,并在其中點做上標志。
c.鋼繩網縫合:從系統的一端開始,先將縫合繩中點固定在每一張網的上邊,緣中點處支撐繩上,從中點開始各用一半縫合繩向兩側逐步將網與兩根支撐繩纏繞在一起,直到繩卡將兩根并結在一起的地方之后,用縫合繩將網與不帶減壓環的一根支撐繩纏繞在一起,當到達柱頂掛座時,將縫合繩從掛座的前側穿過(不能纏繞在掛柱上),轉向下繼續將網與相鄰網邊緣或支撐繩(上支撐繩的與鋼柱平行的單繩段)縫合纏繞在一起直到基座掛座,同樣從掛座的前側穿過并轉向該張網后繼續纏繞不帶減壓環的一根下支撐繩直到跨越鋼繩網下緣中點1m為止,最后用繩卡將縫合繩與鋼繩網固定在一起,繩卡應放在離縫合繩末端約0.5m的地方。縫合繩的另一半從網上緣中點開始向右縫合,直到與另一張網交界的地方轉向下將兩張網縫合在一起,當達到下支撐繩時轉向該張網并與兩根支撐繩纏繞在一起,最后使左右側的縫合繩端頭重疊1.0m.
d.當支撐繩分段設置而使一段攔石網的部分中部鋼柱有與平行的單支撐繩時,由于鋼柱間的非完全均勻布置,鋼絲繩網邊緣可能不剛好在該處鋼柱處,此時在縫合完畢后宜用繩卡將鋼絲繩網與該單支撐繩段松動聯結,聯結點間距1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