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區景觀水池施工技術分析
1.1底板施工技術分析首先在水池擬建的地點進行測量放線,確保準確度。然后進行土方開挖工作,及時檢查土質是否與實際的設計資料相符合。若發現土質為軟土淤泥質時,應該換土并進行夯實,使其地基承載力達到設計的要求,避免出現不均勻沉降。其次在混凝土墊層澆完2天后,根據景觀水池的設計圖紙在墊層面進行測量放線,包括水池壁的邊線、底板及水池池壁的邊線。第三進行鋼筋綁扎,需要注意鋼筋的直徑、間距、位置以及搭接長度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布置,最上層和最底層的鋼筋應采用鐵撐(鐵馬凳)進行固定,避免在振搗的過程中發生移位,并且要安排鋼筋工進行跟班,對負筋進行調整,以免出現開裂的情況。支水池、池壁以及頂進行模版工程施工的時候,應該在內測進行裝模,鋼筋綁扎完畢后才能進行外模的施工安裝,內外模經過采用螺栓進行固定,之后再對底板及水池池壁進行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應該一次性連續澆筑完畢,施工的間歇時間最好不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若出現離析現象,應及時進行二次攪拌后才能入模澆搗。
1.2池壁施工技術分析
景觀水池進行池壁施工的時候,一般采用有撐支模的方法,如上述所描述一樣應該將內外模在鋼筋綁扎好后立起,混凝土澆筑的時候應該實行分層澆搗,澆筑完畢應該及時拆除池壁模。并對裸露部分的止水螺栓桿頭涂刷防銹漆。在施工的過程中,為了防止施工變形縫的出現,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①對水池進行施工的時候,一般采用普通的硅酸鹽水泥即可,所選的石子粒徑也應該小于40mm最為適宜,吸水率的大小應該控制在1.5%左右。筆者在多年的工作經驗中發現池壁水泥用量不能過于節約,也不能出現浪費的情況,一般控制在混凝土每m3水泥用量320kg左右。②結合工程實際情況,若水池池壁高度高于600mm的時候,應該適當的采取相關的止水措施,一般情況下主要在螺檢上加焊止水環或者在螺栓上加堵頭。③若在施工的過程中,最后無法避免出現了施工縫,那么水池壁的水平施工縫應該設置在離地板高度的500mm處,并在池壁混凝土澆筑之前應該將施工縫處的混凝土表面鑿毛,并加以清洗,保持濕潤,再來鋪上一層水泥砂漿。④在確定混凝土的澆灌方案時,應該最大限度的減少施工次數,在進行澆灌的時候,也應該由低處到高處,中部到兩段連續進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出現冷縫。振搗的時間要充足,將混凝土中多余的氣體和水分排出,振搗完畢后混凝土表面的沁水應該及時進行排除,應確保足夠的振動時間,使混凝土中多余的氣體和水分排出,對混凝土表面出現的泌水應及時排干。混凝土凝結之后應該注意養護,保持表面濕潤,景觀水池的養護時間一般情況下在2周左右,在進行拆模的同時應該進行恒溫處理,與周邊的氣溫溫差不能過大。
1.3試水
景觀水池施工完畢后,還要進行的一項工作就是對水池進行試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檢驗混凝土結構是否滲水,試水檢驗主要有2個步驟,第1次試水為結構試水,混凝土結構施工完畢后,及時進行找平抹灰,隨后注水看是否存在滲漏情況。第2次為試水為防水層試水,試水達標后方能進行下步工序施工。
2小區景觀水池防滲漏處理措施
為了防止景觀水池出現滲漏的情況,主要采取的措施應該是采用防水砂漿進行抹灰處理,主要的施工措施如下:在進行基層處理的時候,應該保持表面平整、堅實、粗糙、清潔,水泥防水層表面應該保持濕潤但不能有積水,在進行選材的時候,宜采用425#礦渣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時候應該最大限度的減少水灰比,必要時可以摻入素磺酸鈣減水劑,以保持水泥的性能耐油、抗滲性能卓越。景觀水池由于工藝的需要,在底板和池壁上設置伸縮縫,在施工的過程中必須將止水板和止水膠固定到位,進行混凝土澆筑的時候應該格外小心,防止止水鋼板和止水膠皮發生移位。進行面層抹灰的時候,水泥砂漿的稠度應該把控好,一般在70~80mm最為適宜,水泥砂漿應該隨拌隨用。景觀水池混凝土的強度好壞與混凝土的養護是離不開的,底板和池壁施工完畢后可能會由于氣溫的原因,過早拆模會導致產生收縮裂縫,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同時要對底板、池壁進行養護,養護的周期一般不能少于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