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項目施工中如何充分發揮設備效能,使工程成本大幅度降低,使企業效益不斷提高,是當前施工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加強施工設備優化配置是項目施工中實現設備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環節。
首先應依據工程量的大小、工期,決定所需設備規格型號、數量,編制適合該項目的機械設備使用計劃和編排所需施工機械進出場的時間計劃,做好施工設備總量及進場控制。
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本著“先調劑,后經租”的原則,優先利用企業內部的閑置設備,缺口設備通過外部租賃市場租用。盡量避免項目自身購置設備,增大工程成本,給項目后期存量資產的處置帶來困難。
與對施工所需設備進行一次性大量投資相比,實行設備租賃只需付少量租金,即可解決生產急需,減少了大量投資,降低了工程成本。
項目施工中隊設備的配置力求少而精,做到生產上適用,技術性能先進,安全可靠,設備狀況穩定,經濟合理,能滿足施工工藝要求。
設備選型應與施工量、施工條件、技術力量、動力配置及生產能力相適應。要選擇整機性能好,效率高,故障率低,維修方便,互換性強的設備,避免使用淘汰性設備。盡量選擇能源消耗低、噪聲小、無污染或污染小的設備,使其綜合成本降低。
對租用的施工設備,隨時考察其使用效果做出評判,及時調整租用方案,以求達到項目成本最低、效益最高。
項目應加強租用設備的單機、機組核算。對每臺設備建立核算卡,對租費、燃油費、電力消耗、維修費用等記錄登記,逐一核算,做到心中有數。
隨時掌握設備完成產量、所需動力、配件消耗及其運雜費用開支等情況。依據項目工程特點,及時分析設備使用效能。做好資金使用預測,以利隨時調整施工機械用量,減少費用開支。
設備使用單位應專人負責記錄設備使用數據。對運轉臺班、臺時,完成產量,油料、配件消耗等,做好基礎資料收集,按月匯總和對使用效果進行評價、分析,以便對機械使用技術經濟指標的比較和分析。
項目大小和工程難易不同,所采用的機械設備種類也不相同,加快工程進度勢必加大租用設備投資力度,使機械使用費占工程造價的比重增大。一般房建和高層建筑,機械設備使用費占工程總造價應控制在5%~9%。路基土石方工程機械使用費占工程總造價應在15%~25%為宜。
目前大多數項目設備租賃采用按月計費方式,便于對人員的統一調度,從而較好發揮操作人員的積極性。
為充分利用設備,對大型設備(如龍門吊、汽車吊、混凝土泵車等)的進、出場都應預先書面報告。設備進場,提前做好準備,使其進場就能用,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
施工設備的使用管理,應逐步規范化。
設備出租單位應加強對設備使用單位的經常性監督檢查和人員考核。設備使用單位應確定分管機械設備的領導,設置項目施工所需的設備管理崗位,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加強設備操作人員的技能、職責和安全教育。設備操作人員應服從項目的統一指揮,履行崗位職責,樹立為施工現場服務的思想。
工程項目分管機械設備的領導應加強對設備部門的管理。設備部門專業人員加強對現場機械維修、使用的管理,并進行具體指導,做好現場管、用、養、修、算等各項原始資料和數據的統計、積累,并按規定及時、準確向主管領導上報設備使用及經濟分析資料,以便領導掌握設備使用情況,及時調整使用方案。
加強設備狀態監測,對使用頻率高、易出故障的重要設備,應加強跟蹤監測,做好設備故障預測,及時發現問題,及早采取措施,預防突發故障。對租用設備應進行強制性定期維護、保養,設備維修保養要切實做到“資金、人員、時間”三落實,以確保設備正常運作。
設備出租單位對設備租用單位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設備檢查、指導,相互反饋信息、溝通情況。對違章、不按規定辦事的進行處罰,以加強機管人員對設備維護保養的自覺性。
設備管理應列入對項目負責人的目標考核,制約和避免片面追求產值、利潤,出現拼設備的短期行為。
加強項目經理的責任考核。對項目使用的主要設備,應加強三定(定人、定機、定崗)的落實。小型設備實行項目班組長包干責任制。落實崗位責任、操作規程掛牌制和班組人員交接班制,做到分層管理,責任到人,定崗到機。
對項目經理實行生產成本考核,簽訂經濟承包合同。嚴格控制機械使用費占工程總造價測算的成本比例,把工程各項成本細化,真正做到項目成本有人抓,核算工作有人管,技術指標有人落實,以確保各項考核指標的兌現。
綜上所述,加強施工設備的優化配置、成本核算、使用管理以及對項目負責人的考核,是實現項目施工設備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措施。
1加強設備的優化配置
加強施工設備優化配置是項目施工中實現設備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環節。
首先應依據工程量的大小、工期,決定所需設備規格型號、數量,編制適合該項目的機械設備使用計劃和編排所需施工機械進出場的時間計劃,做好施工設備總量及進場控制。
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本著“先調劑,后經租”的原則,優先利用企業內部的閑置設備,缺口設備通過外部租賃市場租用。盡量避免項目自身購置設備,增大工程成本,給項目后期存量資產的處置帶來困難。
與對施工所需設備進行一次性大量投資相比,實行設備租賃只需付少量租金,即可解決生產急需,減少了大量投資,降低了工程成本。
項目施工中隊設備的配置力求少而精,做到生產上適用,技術性能先進,安全可靠,設備狀況穩定,經濟合理,能滿足施工工藝要求。
設備選型應與施工量、施工條件、技術力量、動力配置及生產能力相適應。要選擇整機性能好,效率高,故障率低,維修方便,互換性強的設備,避免使用淘汰性設備。盡量選擇能源消耗低、噪聲小、無污染或污染小的設備,使其綜合成本降低。
2加強對設備的經濟成本核算
對租用的施工設備,隨時考察其使用效果做出評判,及時調整租用方案,以求達到項目成本最低、效益最高。
項目應加強租用設備的單機、機組核算。對每臺設備建立核算卡,對租費、燃油費、電力消耗、維修費用等記錄登記,逐一核算,做到心中有數。
隨時掌握設備完成產量、所需動力、配件消耗及其運雜費用開支等情況。依據項目工程特點,及時分析設備使用效能。做好資金使用預測,以利隨時調整施工機械用量,減少費用開支。
設備使用單位應專人負責記錄設備使用數據。對運轉臺班、臺時,完成產量,油料、配件消耗等,做好基礎資料收集,按月匯總和對使用效果進行評價、分析,以便對機械使用技術經濟指標的比較和分析。
項目大小和工程難易不同,所采用的機械設備種類也不相同,加快工程進度勢必加大租用設備投資力度,使機械使用費占工程造價的比重增大。一般房建和高層建筑,機械設備使用費占工程總造價應控制在5%~9%。路基土石方工程機械使用費占工程總造價應在15%~25%為宜。
目前大多數項目設備租賃采用按月計費方式,便于對人員的統一調度,從而較好發揮操作人員的積極性。
為充分利用設備,對大型設備(如龍門吊、汽車吊、混凝土泵車等)的進、出場都應預先書面報告。設備進場,提前做好準備,使其進場就能用,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
3加強設備的使用管理
施工設備的使用管理,應逐步規范化。
設備出租單位應加強對設備使用單位的經常性監督檢查和人員考核。設備使用單位應確定分管機械設備的領導,設置項目施工所需的設備管理崗位,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加強設備操作人員的技能、職責和安全教育。設備操作人員應服從項目的統一指揮,履行崗位職責,樹立為施工現場服務的思想。
工程項目分管機械設備的領導應加強對設備部門的管理。設備部門專業人員加強對現場機械維修、使用的管理,并進行具體指導,做好現場管、用、養、修、算等各項原始資料和數據的統計、積累,并按規定及時、準確向主管領導上報設備使用及經濟分析資料,以便領導掌握設備使用情況,及時調整使用方案。
加強設備狀態監測,對使用頻率高、易出故障的重要設備,應加強跟蹤監測,做好設備故障預測,及時發現問題,及早采取措施,預防突發故障。對租用設備應進行強制性定期維護、保養,設備維修保養要切實做到“資金、人員、時間”三落實,以確保設備正常運作。
設備出租單位對設備租用單位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設備檢查、指導,相互反饋信息、溝通情況。對違章、不按規定辦事的進行處罰,以加強機管人員對設備維護保養的自覺性。
4加強對項目負責人的考核
設備管理應列入對項目負責人的考核。設備管理應列入對項目負責人的目標考核,制約和避免片面追求產值、利潤,出現拼設備的短期行為。
加強項目經理的責任考核。對項目使用的主要設備,應加強三定(定人、定機、定崗)的落實。小型設備實行項目班組長包干責任制。落實崗位責任、操作規程掛牌制和班組人員交接班制,做到分層管理,責任到人,定崗到機。
對項目經理實行生產成本考核,簽訂經濟承包合同。嚴格控制機械使用費占工程總造價測算的成本比例,把工程各項成本細化,真正做到項目成本有人抓,核算工作有人管,技術指標有人落實,以確保各項考核指標的兌現。
綜上所述,加強施工設備的優化配置、成本核算、使用管理以及對項目負責人的考核,是實現項目施工設備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