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公路工程水準測量是采用幾何原理,利用水平視線測定兩點間高差,儀器使用水準儀,工具是水準尺和尺墊。公路工程測量一般都使用微傾式自動安平水準儀,每公里精度能達到3mm,水準儀在一個測站的基本程序是:安置儀器,粗略整平,瞄準水準尺精平和讀數,在每一測段測定完后復核結果。同一施工路線采用同一個高程系統測量方法是基平與中平同時測量,兩臺水準儀同時觀測一個水準尺,間視和轉點由兩個人立水準尺。兩臺水準儀總是同時觀測一個水準尺進行讀數,一個水準點段測完后,進行檢核,每一測站如果沒有檢查和復核,將為誤差的積累創(chuàng)造條件,容易返工,耽誤時間,浪費人力,在工程實踐中,這一方法經常出現錯誤。現在我們將水準點與中樁分開觀測,水準點觀測采取往返測量,成果整理要求高差閉合差fh容(fh容=∑h往∑h返)達到平原微丘地區(qū)影響水準測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準路線的長度,長度越長,精度越低,山區(qū)則是測站,測站越多,精度越低。
二、水準測量的誤差分析及控制
水準測量誤差產生有儀器誤差,觀測誤差和外界條件的影響三個方面。
1.儀器誤差。準儀的望遠鏡視準軸不平行于水準管軸所產生的誤差;儀器雖在測量前經過校正,但仍會在殘余誤差,因此造成水準管氣泡居中,水準管軸居于水平位置,而望遠鏡視準軸卻發(fā)生傾斜,致使讀數誤差。這種誤差與視距長度成正比,觀測時可通過中間法(前后視距相等)和距離補償法(前視距離和等于后視距離總和)消除。中間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立尺人是關鍵,可采用普通皮尺測定距離之后立尺。而補償法卻不易操作。另外有水準尺誤差:水準尺誤差有尺長誤差(尺子長度不準確),刻劃誤差(尺上的分劃不均勻)和零點差(尺的零刻劃位置不準確),三種情況組成。施工測量前對所使用的水準尺進行檢查,盡可能不使用尺長誤差和刻劃誤差的標尺,如只能使用應找出誤差特點,進行數據修正后進行使用,對于尺的零誤差,控制方法可通過在一個水準測段內,交替輪換使用兩根水準尺(本測站用作視尺,下測站用作前視尺),并把測段站數目布設成偶數,以在高差中相互抵消,同時可減弱刻劃誤差和尺長誤差的影響。
2.觀測誤差。(1)符合水準管氣泡居中的誤差:由于符合水準氣泡未能做到嚴格居中,造成望遠鏡視準軸傾斜面,產生讀數誤差。讀數誤差的大小與水準管的靈敏度有關,景要是水準管分劃值J的大小。此外,讀數誤差與視線長度成正比,水準管居中誤差一般認為是0.1.J,根據人公式m居=0.1.s/p,因此只要觀測時符合水準管氣泡能夠認真仔細進行居中,且對視線長度加以限制,與中間法一致,此誤差可消除。(2)視差的影響當存在視差時,尺像與十字絲平面不重合,觀測時眼睛所在的位置不同,讀數也不同,產生讀數誤差。所以在讀數前,要進行仔細物鏡對光,消除視差。(3)水準尺的傾斜誤差水準尺如果是向視線的在右傾斜,觀測時通過望遠鏡十字絲很容易察覺。尺子傾斜總是使尺上讀數增大,它對讀數的影響與尺的傾斜角和尺上讀數的大小(即視線距地面主高度)有關。尺的傾斜角越大,對讀數的影響也越大;尺上讀數越大,對讀數的影響就越大。所產生的讀數誤差為△a=(1-r)當r=30,a=1.5時,△a=2?。因此,此項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通常我們立鏡高度是1.6m~1.7m,則△a就超過2?以上,因此,在施工測量中,一定要認真立尺,使尺處于鉛垂位置尺上有圓水準的應使氣泡居中。3.外界條件的影響。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對高程的影響,可以用公式△h=D2/(2R)表式:地球半徑R=6371km,當D=75m時,△h=0.44?;當D=100m時,△h=0.08?時;當D=500m時,△h=2?時,當D=1km時,△h=8?;當D=2km時,△h=31?。顯然,以水平面代替水準面時,高程所產生的誤差要遠大于測量高程的誤差,所以,對于高程而言,即使距離很短,也不能將水準面當作水平面,一定要考慮地球曲率對高程的影響,實測中可采用中間法消除。大氣折光使視線成為一條曲率為地球半徑7倍的曲線,使讀數減小,可用公式△h=D/2(2×7R)表示,視線離地面越近,折射越大,因此視線距離地面的角度不應小于0.3m,并且其影響也可用中間法消除或減弱,應避開光照強烈的中午時間。此外,應選擇有利的時間,一日之中,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這段時間大氣比較穩(wěn)定,便于消除大氣折光的影響,但在中午前后觀測時,尺像會有跳動,影響讀數,應避開這段時間,陰天、有微風的天氣可全天觀測。
儀器下沉是指在一測站上讀的后視讀數和前視讀之間儀器發(fā)生下沉,使得前視讀數減小,算得的高差增大。為減弱其影響,當采用雙面尺法或變更儀器高法時,第一次是讀后視讀數再讀前視讀數,而第二次則先讀前視讀數再讀后視讀數。即“后、前、前、后”的觀測程序。這樣的兩次高差的平均值即可消除或減弱儀器下沉的影響。
水準尺下沉的誤差是指儀器在遷過程中,轉點發(fā)生下沉,使遷站后的后視讀數增大,算得的高差也增大。如果采取往返測,往測高差增大,返測高差減小,所以取往返高差的平均值,可以減弱水準尺下沉的影響。最有效的方法是應用尺墊,在轉點的地方必須放置尺墊,并將其踩實,以防止水準尺在觀測過程中下沉。
三、結語
減小和消除誤差的方法都是以增加時間或采取更多的步驟為代價。在測量中操作熟練,才能提高觀測的速度,采取規(guī)范的辦法,嚴格執(zhí)行正確步驟,司儀與立尺互相配合,才能得到正確結果。只有認真細心,反復校核,相信測量誤差會減小到最低。